我的公公在先生6歲左右就因為礦災過世,先生排行老五,那時家中還有1個哥哥,4個姊姊(大姊是養女)跟1個弟弟,聽先生說:那時的婆婆一人兼好幾份工作,每天出門前就是煮一大鍋菜,孩子回來後加熱就可以吃了,放學回家,也要一起幫忙做家庭代工貼補家用,哥哥姊姊因此很早就出社會,排行較小的先生因家中工作人口增加也得以有機會唸到大學。
因為婆婆從年輕就開始忙碌到現在,即便孩子都已經有穩定的家業,她仍捨不得休息,只要鄉公所有多元就業的臨時缺她都積極爭取,無論孩子怎麼規勸,她仍執意繼續工作,我們都笑說婆婆比我們年輕人還忙,清晨4~5點去菜園整理,6~7點擺攤賣菜,8點上班去(清潔工作),4點多下班又再去菜園,夏天白日長,婆婆幾乎都晚上7點多才推著裝滿蔬菜的3輪推車回家,接著又要開始整理青菜以便隔日推去賣~冬天更是天黑了才看的到人,所以,當我們邀婆婆一起出遊時,她總是因為掛念菜園裡的"小孩",每每拒絕我們。
這樣的生活從我嫁進蔡家到今年6月時沒有什麼改變,直到6月底,婆婆因為右腦前額頁長了一顆腫瘤,造成她頭痛及記憶力方向感退化,甚至出現憂鬱的情緒,還好開刀後經化驗是良性的腫瘤,且術後復元良好,子女們幫他辭了鄉公所的工作,才讓她忙碌的步調中稍稍停下來。之後,經過2.3個月的追蹤,婆婆已經完全恢復往日的作息,甚至開始接受我們的邀約,跟著我們露營、1日遊、2日遊~~~,雖然,婆婆節儉的個性不改,出門玩時一直喊浪費錢,但至少行動上她已經願意參與了~這就是正向的改變,放些照片,紀錄婆婆與孩子出遊的種種:
10月份婆婆跟著我們進行了2趟旅程
"桃園新屋活力農場"一日遊
生性節儉的婆婆,捨不得在外花錢吃午餐,出門都自己準備午餐,沿路找涼亭吃
bo哥這一秒跟阿嬤嘔氣
下一秒又和解了
在農場裡搓愛玉,其實得付錢,我們都善意欺騙她說是免錢的啦~
餵鴨餵鵝這種事情婆婆最拿手了
農場裡許多童玩、遊戲,孩子們也都玩的很開心
"南部數個觀光工廠2日遊順訪大姊家跟日月潭"
這趟行程我沒有去,回來後聽先生分享:"帶母啊出去找免費有吃又有拿的觀光工廠就沒錯了啦"
住台南大姊家也是婆婆捨不得花住宿費的決定
不去想檳榔這東西好壞與否,大姊就是靠它養大孩子的
大家來見習怎麼包檳榔
大姊已經當阿嬤了
南部鄉下孩子的遊戲之ㄧ就是耍陣頭
哈哈~這一張照面裡的4姊很恐怖ㄋㄟ
是扮鍾馗嗎?
不知那4個排排站的孩子有沒有被嚇到
"白人牙膏"觀光工廠
聽說很好玩,但玩的都跟牙膏沒關係,哈哈哈~~~看照片就知道了
這是一朵雲嗎?
看完以上照片,真的都跟牙膏沒關係吧,只有結帳時,婆婆在裡頭買了許多特價的牙膏,牙膏原來都在收銀台上
"大同醬油"觀光工廠
當先生告訴我他去參觀大"ㄊㄨㄥˊ"醬油觀光工廠時,我還以為是最近出包的"大統",想說這是去踢館的嗎?一看照片原來是大同,同樣的從先生拍的照片裡也看到的也都是跟醬油無關的東西
最後這醬缸總算有點應景了
"朝露魚舖觀光工廠"
看到這我只能說,這3大2小專門來白吃白喝的人,都沒有看到人家的品牌精神,反正哪有免錢的就往哪走就對了!
"日月潭"
此行唯一付費的應該就是搭船遊潭的船票了吧
因為我跟bo弟沒有同行,特找來乖巧的小甜心(小叔女兒),跟bo哥作伴,相差一歲的兩人,聽說沿路話匣子都關不了,同行兩日回來聲音都快啞了~
吃了6顆日月潭茶葉蛋(蛋黃沒全吃啦)
順遊"三育基督書院"
這裡其實很大,但因為婆婆腿力不堪負荷,所以大家只走到校門旁的體能探索區
這次的行程總結就在婆婆沿路的"麻安內ㄋㄧㄚˊㄋㄧㄚˊ"(台語)中結束
先生說隨著婆婆願意跟我們出遊的機會增多,我們也要開始教育她出遊應有的"態度",不能到哪裡才剛下車走沒幾步就開始出現口頭禪"麻安內ㄋㄧㄚˊㄋㄧㄚˊ"(台語),這樣對帶她出遊的子女而言打擊甚大,還有就是適當的消費才會有輕鬆愜意的行程的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