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春節露營紀的網誌時,特別回頭瞧一瞧今年的露營紀錄,感受到我們家真的已經陷入只要有假日就"非露不可"的境地了,這樣的情況帶來的改變為何?金錢方面我想在前一兩年很難看出"省"了多少錢,因為對裝備越來越重質感的要求下,今年投資在露營的裝備上不輸以往住民宿的花費,所以bo爸總說:露越多省越多;夫妻感情方面老樣子,因為我們感情本來就很好,現在戶外生活用品店更是我們共同shopping的去處;孩子部分呢?體能及抵抗力我想都可算是一極棒的,bo哥的健康狀況本來就是天生麗質了,bo弟其實是個異位性皮膚炎蠻嚴重的孩子,三不五時臉部、關節等處都會出現過敏的症狀,這一年經過戶外生活的洗禮,已經從半夜會因為咳嗽、或身體搔癢不適而總是睡睡醒醒的狀態,變成一個愛賴床的鬼靈精、流鼻涕感冒症狀也都 輕微,不需看醫服藥自然療育即可。其他無形的獲得更不是我們現在可以預測的,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淺移默化中讓孩子學習到待人接物及生活的態度,這是長遠的影響,也是課本上沒敎的。
寫了這麼多好處,那缺點呢?就是捨不得住飯店跟民宿了~
今年春節,我們一群好友從初三~初七進行五天四夜的露營行程,第一天的營地就是位在信義鄉地利村的天時農莊,我對這營地的感情並非來自他那寬闊及管理良好的露營空間規劃,而是因為此營地位在"丹大林道"上。
第一次走丹大林道時是在18年前的半夜,那時山社辦馬博十字會師,好高騖遠的我選擇走南三段線,當時就聽說丹大林道路程長、路況不佳...,年少輕狂的我哪懼怕這些啊,反而覺得這樣的路才值得一去,那時出發時間三更半夜的看不到路旁的景緻~清晨睡眼惺忪的視線下從林道上望向遠處盡是3000公尺以上的中央山脈,設想即將踏上的行程,那樣的喜悅與不安至今想起來都覺得怦然心動,過往的時光是回不去了,但很慶幸自己擁有這段以後可以跟孩子誇口的回憶。
這段回憶畢竟太遙遠了,現在登山客去七彩湖都從花蓮萬榮林道進去的多,我也是直至出發當天才知道原來今天要露營的天時農莊位在丹大林道上,於是心中的回憶才不斷湧現~
為了怕年節塞車,我們家一早四點就出發,孩子們在睡夢中抱上車繼續睡覺,而我~這一天夜裡因為做diy做出興趣來,所以完全沒有闔眼,直到到了信義鄉等同行的夥伴時才在車上補眠。
謝謝老天爺這幾天年假給了我們萬里無雲的好天氣,上午就在地利村簡單的解決中餐
也到當地人介紹的天主教堂走一走
這鐘歷史悠久但不能亂敲喔,因為是部落居民連繫時的工具
從地利村行車約20分鐘左右就到天時農莊了,這地方最廣為週知的就是擁有絕佳的"放火"條件,週遭有許多木材可取用,來這生火用炭精的話會被恥笑的
豪華料理區再次豋場
野放的孩子們
營地前的壕溝,適合極限單車跟越野車在這撒野,好險我們紮營時沒車在這試性能,不然揚起的風沙肯定讓我們吃不消
營本部前的樹林區
我很喜歡這一區,雖然視野不及後方的營位,但頗有隱密性
乾淨、舒適的衛浴
我們紮營區位在新闢的野營區,約可容納10頂帳,當天我們4頂帳篷包場
這就是前一晚我熬夜diy的三角布旗
被我包裝的很像三角褲
新購入的coleman小燈串
晚餐開始準備囉
因為我們4家都購入了snow peak的摺疊烤盤,這一晚料理的主題都要以烤盤為炊煮工具(羊肉爐除外)
坐在外圍的男人們,享受女士們烹調的一道道料理
飯後甜點由bo爸現學現賣從燒烤店吃到的"餅乾棉花糖"
烤的熱熱的棉花糖夾在蘇打餅乾裡壓扁
鹹鹹甜甜的滋味我好喜歡
下圖是我喜歡的sp帳篷搭配方式
最近一直在實用性與美觀性之間掙扎往後欲購入裝備的取捨
這晚
我8點就跟bo弟入寢了
無法享受營火下聊天談心的愜意
隔天早上大家整裝出發
我們家5天4夜的行囊
阿蟲師家的裝備
公裝最多的景仁家
地上還有未放入的喔
痞子開的是房車,還好他們家只有2個人,所以將後座放平
下圖是從後側拍的裝備圖
這是側門的情形
真是辛苦這輛車了
很可惜這次我們僅再此停留一晚,因為這裡是個管理頗佳的營地,露客們也守規矩,當晚有一區露客竟不遵守營區規定施放煙火,在營地老闆尚未出面前馬上有另一區的露客大聲制止,真是佩服。
在此留下倩影,繼續往下個營地出發囉~